降雪量
拼音:jiàng xuě liàng

降雪量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降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

网络解释:

降雪量(snowfall),是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融化后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用雨量筒来测定。降雪等级标准通常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划分的标准。

每次降雪由于含水量不同、温度条件不同,积雪深度也不相同。在气象观测上,需要用一个标准进行界定。降雪量就是这样一个指标,它是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量降雪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雨量筒接雪,然后将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测量,以毫米为单位;另一种是用专用仪器称重,然后换算成毫米单位。

降雪量就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气象上对于降雪量有严格的规定。它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也有类似降水量的等级之分。一般都采用24小时降雪量标准。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0.9毫米为小雪,0.5~1.9毫米为小到中雪,1.0~2.9毫米为中雪,2.0~4.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3.0~5.9毫米为大雪,4.5~7.4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 1、雪乡是全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 2、丰富的降雪量比酷寒更为重要。 
  • 3、华盛顿州的雷尼尔山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方。
  • 4、加拿大北极群岛常年几乎没有降水,降雪量微乎其微。
  • 5、这种反常现象也许可以解释为:喀拉昆仑山脉地处高纬度地区,那里的降雪量在增加,气温也更冷,冰川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较小。
  • 6、那里的降雪量不是以英寸而是以英尺计算。

字义分解

  • 拼音jiàng,xiáng
  • 注音ㄐㄧㄤˋ,ㄒㄧㄤ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TAH

  • 拼音xuě
  • 注音ㄒㄩㄝ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VF
  • 五行

(1)(名)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是气温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名)颜色或光彩像雪的:~亮。

(3)(名)姓。

(4)(动)洗掉(耻辱、仇恨、冤枉):~耻|~恨。

  • 拼音liáng,liàng
  • 注音ㄌㄧㄤˊ,ㄌㄧㄤ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JG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