椠刻
拼音:qiàn kè
注音:ㄑ一ㄢˋ ㄎㄜˋ

椠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刊刻。

引证解释:

⒈ 犹刊刻。

鲁迅《古籍序跋集·<嵇康集>序》:“至于槧刻, 宋元者未尝闻, 明则有嘉靖乙酉黄省曾本。”

网络解释:

椠刻

  • 椠刻,读音是qiàn kè,泛指犹刊刻。
  • 字义分解

    • 拼音qiàn
    • 注音ㄑㄧㄢ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LRSU
    • 五行

    (1)(名)〈书〉古代记事用的木板:古~|旧~。

    (2)(名)〈书〉书的刻本:宋~|元~。

    (3)(名)〈书〉书信。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TJ
    • 五行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