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次
拼音:chǐ cì
注音:ㄔˇ ㄘˋ

齿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叙长幼次序。

引证解释:

⒈ 叙长幼次序。

《魏书·崔玄伯传》:“初, 宽之通款也,见司徒浩,浩与相齿次,厚存抚之。”

国语词典:

长幼的次序。

如:「这分名单是依齿次排列,长者在前,幼者垫后。」

网络解释:

齿次

  • 释义出处
  • 叙长幼次序。《魏书·崔玄伯传》:“初, 宽 之通款也,见司徒 浩 , 浩 与相齿次,厚存抚之。”
  • 字义分解

    • 拼音chǐ
    • 注音ㄔ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WBJ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通称牙或牙齿。

    (2)(名)(~儿)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儿|梳~儿。

    (3)(形)带齿儿的:~轮。

    (4)(名)〈书〉年龄:~德俱尊。

    (5)(动)〈书〉说到;提起:~及(说到;提及)|不足~数。

    • 拼音
    • 注音ㄘ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QWY
    • 五行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