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令
拼音:chái sāng lìng
注音:ㄔㄞˊ ㄙㄤ ㄌ一ㄥˋ

柴桑令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东晋末隐寓庐山西林寺的刘遗民。因其曾为柴桑令,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东晋末隐寓庐山西林寺的刘遗民。因其曾为柴桑令,故称。

唐白居易《宿西林寺》诗:“木落天晴山翠开,爱山骑马入山来,心知不及柴桑令,一宿西林便却回。”

网络解释:

柴桑令

  • chái sāng lìng ㄔㄞˊ ㄙㄤ ㄌㄧㄥˋ
  • 柴桑令
  • 指 东晋 末隐寓 庐山 西林寺 的 刘遗民。因其曾为 柴桑 令,故称。 唐 白居易 《宿西林寺》诗:“木落天晴山翠开,爱山骑马入山来,心知不及 柴桑 令,一宿 西林 便却回。”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i
    • 注音ㄔㄞ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HXSU
    • 五行

    1.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2.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3.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4.  姓。

    • 拼音sāng
    • 注音ㄙ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CCS
    • 五行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 拼音líng,lǐng,lìng
    •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