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论
拼音: | fú lùn |
注音: | ㄈㄨˊ ㄌㄨㄣˋ |
浮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空虚不实的言论。
引证解释:
⒈ 空虚不实的言论。
引唐司空图《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羣辈之躁聚势门,欲以浮论笼驾主司者。”
宋叶适《法度总论二》:“虚文相挻,浮论相倚。”
网络解释:
浮论
字义分解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浮
- 五笔IEBG
- 五行水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