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害
拼音:nì hài
注音:ㄋ一ˋ ㄏㄞˋ

逆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气逆而妨害。 2.迕逆而加害尊长。

引证解释:

⒈ 气逆而妨害。

《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朕素有心下结气,从閒以来,加以浮肿,逆害饮食,寖以沉困。”

⒉ 迕逆而加害尊长。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彼虽畜也,犹谓父焉,岂以艰辛,而兴逆害?”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莫言愚人,返生逆害。”

网络解释:

逆害

  • 逆害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气逆而妨害或迕逆而加害尊长。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BTP
    • 五行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

    • 拼音hài
    • 注音ㄏ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DHK
    • 五行

    1.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2.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3.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4.  发生疾病:害眼。

    5.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6.  杀死:杀害。遇害。

    7.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