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晕
拼音:bái yūn
注音:ㄅㄞˊ ㄩㄣ

白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日月周围的云气。 2.白内障。

引证解释:

⒈ 日月周围的云气。

《晋书·天文志》:“海西公太和四年闰月乙亥,月晕軫,復有白晕贯西北,晕斗柄三星。”
南朝陈徐陵《关山月》诗之二:“苍茫縈白晕,萧瑟带长风。”
明孙瑴《古微书》卷十九:“乘金而王,则日黄中而白晕。”

⒉ 白内障。

《当代》1983年第3期:“打从五十岁起,他那双眼就过早蒙上一层老年的白晕。”

网络解释:

白晕

  • bái yūn  
  • 1、指日月周围的云气。《晋书·天文志》:“ 海西公太和四年闰月乙亥,月晕轸,复有白晕贯西北,晕斗柄三星。”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二:“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 明 孙瑴 《古微书》卷十九:“乘金而王,则日黄中而白晕。”
  • 2、指白内障。【例】《当代》1983年第3期:“打从五十岁起,他那双眼就过早蒙上一层老年的白晕。”
  •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yùn,yūn
    • 注音ㄩㄣˋ,ㄩ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PLJ
    • 五行

    yùn

    1. 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晕。

    2. 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霞晕。墨晕。

    3. 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晕眩。晕车。眼晕。

    yūn

    1. 昏迷:晕倒。晕厥。

    2. 头脑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