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民
拼音:zhēng mín
注音:ㄓㄥ ㄇ一ㄣˊ

蒸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众民;百姓。

引证解释:

⒈ 众民;百姓。

《孟子·告子上》:“《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南朝陈徐陵《报尹义尚书》:“变大风于五礼,驱蒸民于昌辰。”
宋司马光《进士策问》之二:“使不善之人任事九年,蒸民汎滥。”
清惜秋旅生《维新梦·训农》:“示吾儕要术重编,降康年粒我蒸民外。”

国语词典:

众民、百姓。《国语.周语上》:「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也作「烝民」。

网络解释:

蒸民

  • 蒸民,汉语词汇。
  • 拼音:zhēng mín,
  • 释义为众民;百姓。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BIO
    • 五行

    (1)(动)蒸发:~气|~馏。

    (2)(动)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熟或热:~饭|~锅|~饺|~笼|~馍|~食。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