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
拼音: | wén yì pī píng |
注音: | ㄨㄣˊ 一ˋ ㄆ一 ㄆ一ㄥˊ |
词性: | 名词 |
文艺批评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站在一定的立场,运用一定的观点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引证解释:
⒈ 站在一定的立场,运用一定的观点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四:“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网络解释:
文艺批评
- 1、文艺批评中,离开规律,牵肠挂肚抓住个别词句上纲上线,这种“左”的形而上学的倾向,早已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了。
- 2、文艺批评要实事求是,不能扣大帽子。
- 3、在效果上,它表现了四平八稳的才智这种效果在他的文艺批评里也同样显著。
- 4、如今文艺批评被看轻,根本是评论家自身看轻了自己,处处不独立,把评论看作谋名干禄的,自觉充当吹鼓手抬轿子的角色,也就难免遭世人嘲讽。
- 5、本论部分,对卢卡契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及总体性影响下的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进行整理与评析。
- 6、当前,文艺评论界与其他文艺创作一样,患有“食洋不化”症,热捧西方学说和话语方式,紧盯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和评论模式,一味复制追赶,不甄别精华与糟粕。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4
- 繁体藝
- 五笔ANB
- 五行木
(1)(动)种植。
(2)(名)技能;技术:工~|手~|园~|~高人胆大。
(3)(名)艺术:文~|曲~|~人。
(4)〈书〉(名)准则;限度:贪贿有~。
- 拼音pī
- 注音ㄆㄧ
- 笔划7
- 繁体批
- 五笔RXXN
- 五行水
1. 用手掌打:批颊(打嘴巴)。
2.刮:批凿。
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批准。批示。批复。批语。批阅。批判。眉批(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
4. 大量:批购。批销。
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批货物。
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批儿。
与文艺批评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