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胶
拼音: | táo jiāo |
注音: | ㄊㄠˊ ㄐ一ㄠ |
桃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桃树树皮上所含的一种脂胶,中医用来治痢疾,工业上可做粘合剂原料。
引证解释:
⒈ 桃树树皮上所含的一种脂胶,中医用来治痢疾,工业上可做粘合剂原料。
引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桃胶以桑灰汁渍,服之百病愈。”
唐李贺《南园》诗之三:“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胶》:“桃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胶溢出。”
国语词典:
桃树枝干上的脂胶。可用于石印,中医用来治痢疾。
网络解释:
桃胶 (食品)
- 1、本文讨论了原桃胶和商品桃胶的生产与应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 2、桃胶生产过程中由于美拉德反应等因素易造成桃胶水解液颜色加深,影响了产品质量。 ()
- 3、综述了桃胶的资源、化学成分、基本用途、采收、提取方法、性质及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桃
- 五笔SIQN
- 五行木
(1)(名)桃树。
(2)(名)桃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桃儿;形状像桃儿的东西。
(4)(名)指核桃。
与桃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