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海剌
拼音:sǎ hǎi là
注音:ㄙㄚˇ ㄏㄞˇ ㄌㄚˋ

洒海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西域所产的一种毛织物。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西域所产的一种毛织物。洒,一本作“洒”。

明文震亨《长物志·衣饰》:“﹝禪衣﹞以洒海剌为之,俗名琐哈剌,盖番语不易辨也。其形似胡羊毛片,缕缕下垂,紧厚如毡,其用耐久,来自西域,闻彼中亦甚贵。”

网络解释:

洒海剌

  • 洒海剌,是汉语词汇,sǎ hǎi là ,解释为古代西域所产的一种毛织物。
  • 字义分解

    • 拼音sǎ,xǐ
    • 注音ㄙㄚˇ,ㄒ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SG
    • 五行

    1. 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洒水。洒扫。洒泪。

    2. 东西散落:粮食洒了。

    3. 姓。

    1. 古同“洗”,洗涤。

    • 拼音hǎi
    • 注音ㄏㄞ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TXU
    • 五行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 拼音là,lá
    • 注音ㄌㄚˋ,ㄌㄚ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IJ
    • 五行

    1. 违背常情、事理:乖剌。剌谬。剌戾。

    1. 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