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例
拼音: | fǎ lì |
注音: | ㄈㄚˇ ㄌ一ˋ |
法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法律条例。
引证解释:
⒈ 指法律条例。
引《晋书·刑法志》:“改旧律为《刑名》、《法例》。”
《元典章新集·刑部·取受》:“依不枉法例合决五十七下,殿三年注边远一任。”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及议员既定,而法例所草尚非一二议员允许所能行,又还听其各国立法院所公议。”
国语词典:
法律全部适用的通则。民法第一条至第五条之规定,即属法例。
网络解释:
法例
- 1、本文试通过译法例析探寻飞白辞格的汉英翻译策略。
- 2、不同的产品可能含有高丽参,不过政府的法例限制市场商人可以制造的健康宣言。
- 3、土木程署辖下的矿务及石矿部,负责执行有关采矿、采石和爆炸品的法例,并管理采石合约。
- 4、该署每年均出版指南,向制造商介绍有关的环境法例和获取技术指导的途径。
- 5、经化验零售店取得该款臭屁弹玩的样本,海关确定该款玩未能符合法例中有关的安全规定。
- 6、每所院校都是独立的法定组织,受所属法例规管,并设有本身的管治组织,在法律范围内可自行处理内部事务。
字义分解
- 拼音fǎ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法
- 五笔IFCY
- 五行水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与法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