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唇摇舌
拼音:gǔ chún yáo shé
注音:ㄍㄨˇ ㄔㄨㄣˊ 一ㄠˊ ㄕㄜˊ
词性: 成语

鼓唇摇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
多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五灯会元·育王振禅师法嗣·岳林真禅师》:“劫劫波波,未肯归家稳坐。鼓唇摇舌,宛如鐘磬笙竽。”
《封神演义》第九四回:“这匹夫敢于众诸侯之前鼓唇摇舌,説短论长,又吒辱不才,情殊可恨。”

国语词典:

鼓动嘴唇与舌头。比喻以言语搬弄是非。《红楼梦.第六三回》:「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也作「摇唇鼓舌」。

网络解释:

鼓唇摇舌

  • 鼓唇摇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gǔ chún yáo shé,意为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 鼓唇摇舌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KUC
    • 五行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 拼音chún
    • 注音ㄔㄨㄣ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FEK
    • 五行

    (名)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部分:嘴~。

    • 拼音yáo
    • 注音ㄧㄠ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RERM
    • 五行

    (动)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晃|~手|~橹。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DD
    • 五行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