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通
拼音:jiān tōng
注音:ㄐ一ㄢ ㄊㄨㄥ

兼通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通晓不止一个方面。
谓一齐显达。

引证解释:

⒈ 通晓不止一个方面。

《后汉书·儒林传下·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

⒉ 谓一齐显达。

《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如管隰之迭升桓世, 先赵之同列文朝,可谓兼通矣。”

国语词典:

通晓数种学问或技艺。

网络解释:

兼通

  • 兼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n tōng,是指通晓不止一个方面。
    • 1、她叫秦良玉,川属忠州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 2、他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精通中华传统文化,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
    • 3、先生死后,我醉心于琴、棋、书、画,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兼通医理、明天文地理,说来实属运气,竟被谬誉为‘神来之手’。
    • 4、自今已后,《道德经》并为上经,贡举人皆须兼通
    • 5、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 6、而丞相兼通百艺,棋艺之高,举国几无抗手,更令末将倾服。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VOU
    • 五行

    (1)(形)两倍的:~程|~旬(二十天)。

    (2)(动)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学~优|~听则明;偏信则暗。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