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wén |
注音: | 一 ㄨㄣˊ |
词性: | 名词 |
一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一篇文章。
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
方言。一块银元。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广州方言:一块银元,呼作一文。”
指一句文辞。
引证解释:
⒈ 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引《淮南子·说林训》:“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驥一毛,不知善走。”
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王子所辑虽不多,见虎一文,亦足慰君于地下矣。”
⒉ 一篇文章。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
《陈书·徐陵传》:“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⒊ 指一句文辞。
引《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唐孔颖达疏:“是一文而有二意。”
⒋ 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汉世刘宠作郡有政绩,将解任去治,此溪父老,人持百钱出送, 宠各受一文。”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是一年前,也是赌输了,身边并无一文,夜间便去掏摸些东西。”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自己又是一文不要的。”
⒌ 方言。一块银元。
引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广州方言:一块银元,呼作一文。”
国语词典:
一条斑纹。
网络解释:
一文
一文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一文不名的范仲淹终于考中了进士。
- 2、他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竟自命不凡地把这些名家作品评得一文不值。
- 3、他这个人一文不名,怎么可以与我比呢。
- 4、毒品害得许多人家徒四壁,一文不名。
- 5、原来他是个富翁,可现在却不名一钱了。也作“不名一文”、“一文不名”。
- 6、他这个人变得一文不名了。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一文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