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í tóu |
注音: | ㄘˊ ㄊㄡˊ |
词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词头
(1) 构词成分之一,指词的前缀
引证解释:
⒈ 朝廷命词臣撰拟诏敕时的摘由或提要。
引唐白居易《中书寓直》诗:“病对词头惭彩笔,老看镜面愧华簪。”
宋费衮《梁溪漫志·学士不草诏》:“唐制惟给事中得封駮,本朝富郑公在西掖封还遂国夫人词头,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缴。”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以翰林,改官江南,一时送行诗甚多,其佳者’”
例如:刘文定公纶时官编修,诗云:‘ 弱水神仙少定居,词头草罢领除书。
⒉ 语言学用语。即前缀,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如“阿姨”的“阿”,“老王”的“老”。
⒊ 辞书学用语。即词目。参见“词目”。
国语词典:
语词中附加在词根前面的成分。如「老虎」的「老」、「阿爷」的「阿」等。
网络解释:
词头
- 1、迄今为止,所有的词典我们都列出了词头词与其所有的屈折形式。
- 2、名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头词尾上。
- 3、这个词的词头代表“合成”,而“合成气”一度曾是重要的业原材料。
- 4、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 5、布兴语的次要音节构词上是一个词头,语音上是一个弱化音节。
- 6、词头顺和反常用于双取代的环烷烃。
字义分解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与词头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