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脚
拼音:tāng jiǎo
注音:ㄊㄤ ㄐ一ㄠˇ

汤脚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剩汤。

引证解释:

⒈ 剩汤。

《儒林外史》第十回:“只道粉汤碗已是端完了,把盘子向地下一掀,要倒那盘子里的汤脚,却叮噹一声响,把两个碗和粉汤都打碎在地下。”

国语词典:

自碗中溢出的菜肴残汁。

网络解释:

汤脚

  • 汤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āng jiǎo ,是指剩汤。出自《儒林外史》第十回。
  • 字义分解

    • 拼音tāng,shāng
    • 注音ㄊㄤ,ㄕ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NRT

    tāng

    1.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2.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ēn)汤。

    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5.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6. 姓。

    shāng

    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 (湯)

    • 拼音jiǎo,jué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FCB

    jiǎo

    (1)(名)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赤脚、跺脚、马脚。

    (2)(名)物体的基部、下端:墙脚、桌脚、山脚。

    (3)(量)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