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给
拼音:xié gěi
注音:ㄒ一ㄝˊ ㄍㄟˇ

谐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谐辞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ǒu xié cí jǐ,意思是指言辞诙谐敏捷。

引证解释:

⒈ 谓诙谐而敏于言辞。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蔡攸初以淮康节领相印, 徽宗赐曲宴,因语之曰:‘相公公相子。’盖是时京为太师,号‘公相’。

攸即对曰:‘人主主人翁’。其善为谐给如此。”

网络解释:

谐给

  • 谐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é gěi,是谓诙谐而敏于言辞。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é
    • 注音ㄒㄧㄝ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XXR
    • 五行

    (1)(形)和谐:~音|~调。

    (2)(动)(事情)商量好;办妥(多指跟别人打交道的事情):事~之后;就可动身。

    (3)(形)诙谐:~戏|亦庄亦~。

    • 拼音gěi,jǐ
    • 注音ㄍㄟˇ,ㄐ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WGK
    • 五行

    gěi

    1. 交付,送与:给以。给予。送给。献给。

    2.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给他一顿批评。

    3. 替,为:给大家帮忙。

    4. 被,表示遭受:房子给火烧掉了。

    5. 把,将:请你随手给门送上。

    1. 供应:供给。补给。给养。自给自足。

    2. 富裕,充足:家给人足。

    3. 敏捷:言论给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