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
拼音:shàng fǎng
注音:ㄕㄤˋ ㄈㄤˇ
词性: 动词

上访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上访shàngfǎng

(1) 群众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

接待上访的群众
appeal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 for help

引证解释:

⒈ 人民群众越过基层组织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

国语词典:

大陆地区指人民群众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的行为。

网络解释:

上访 (民众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

  • 上访,是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也是上层政府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表达形式。
  • 根据上访的事件起因(理由)上访分为有理上访和无理上访,但总的来说上访多是因问题在当地政府得不到解决或解决不合理而引起,针对的往往是权力和资本结合所产生的不公平现象,例如贪污腐败、黑恶势力与政府勾结,因此针对上访者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 2014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表示中央和国家机关不受理越级上访。
    • 1、地方和国家政府的办公室接受个人和团体的上访
    • 2、《上访》的主线投向一位遭遇不公的妇人和她的女儿,纪录了她们精神上所受的打击。
    • 3、长期以来,上访制度为农村积怨提供了一个出口。
    • 4、“上访”就像一部卡夫卡式的逸闻集,虽然没有连续的情节,但是正是这诸多导演竭力详述的故事,给了这部电影不可承受之重。
    • 5、在对农民上访伸冤的协助中,农民权利维护人士的身影日益明显。
    • 6、当地官员为防止罗先生及另一所农民学校的负责人上访,曾短暂的拘留过他们一段时间。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拼音fǎng
    • 注音ㄈㄤ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YN
    • 五行

    (1)(动)看望;探问:~友。

    (2)(动)向人询问调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