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
拼音: | kāi bù |
注音: | ㄎㄞ ㄅㄨˋ |
开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开辟为商埠。《上海滩》1990年第1期:“上海 开埠在1843年。”《新民晚报》1991.7.4:“晚清 以来,随着 上海 开埠,茶馆业十分发达。”
引证解释:
⒈ 开辟为商埠。
引《上海滩》1990年第1期:“上海开埠在1843年。”
《新民晚报》1991.7.4:“晚清以来,随着上海开埠,茶馆业十分发达。”
网络解释:
开埠 (词语)
- 1、其次,分析了秦皇岛港城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将秦皇岛港自开埠建港以来,分为三个阶段。
- 2、汕头开埠以后,对外交流活跃,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革旧鼎新的过程。 ()
- 3、从开埠之始,外国商民们便纷至沓来,在租界里安营扎寨,建造房屋,开设洋行,居住经商。
- 4、着重分析开埠后九江洋货土货贸易特征和转口贸易情形,并对主要货物进出口贸易兴衰的过程作简要阐述与分析。
- 5、谈判中,英法方面提出天津开埠、赔款英法各八百万两白银、各带侍卫一千人进京换约、保护天主教、允许华出口等条款。
- 6、开埠通商后,行栈资本首先在口岸城市获得发展,后来又逐步扩展至内地市场和土洋货贸易的各主要行业。
字义分解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開
- 五笔GAK
- 五行木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与开埠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