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ㄕˊ
词性: 成语

他山之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他,本作“它”。《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琢玉之具;攻:琢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后以“他山之石”比喻可取以为法,帮助自己提高、改进的学习对象。

引证解释:

⒈ 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
郑玄笺:“它山喻异国。”
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传:“攻,错也。”
明李贽《复陶石篑》:“生因质弱,故儘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訕,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国语词典: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参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

网络解释:

他山之石

  • 他山之石:汉语成语
  • 他山之石:毛国民著书籍
  • 他山之石 (汉语成语)

  • 1. 汉语成语;2.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服务平台
  • 他山之石的近反义词

    •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国的先进经验,我们也可以学习和借鉴。
    • 2、外国的技术,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他山之石
    • 3、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 4、两人梳理半天才变得井井有条,不管这属不属于自己的道但也是一段不朽传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少都会对自己都有裨益。
    •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一百六十三章。
    • 6、借他山之石攻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俱收并蓄;以华夏经传正本,上下求索,闳中肆外,与时俱进。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ㄚ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BN
    • 五行

    (1)(代)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一般用于男性。

    (2)(代)虚拟(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睡~一觉|唱~一曲。

    (3)(代)指别一方面或其他地方:早已~去|留作~用。

    (4)(代)别的;其它的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GTG
    • 五行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