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子
拼音:sǔn zi
注音:ㄙㄨㄣˇ ˙ㄗ

榫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榫,读Sǔn,(榫子、榫儿、榫头)),指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法凸出的部分(与卯眼相对)。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枘 木端之入孔处,即榫舌,见"榫舌"。中国古代木艺大多采用榫接方式,其中廊桥不用一钉一铆就是采用榫接。

国语词典:

器物接合的地方,制成凹凸的形状,凸出的部分称为「榫子」。

  • 1、那墙上有一个用奇怪的石头磨制出来的尖利的榫子,是专门用来挂东西的。
  • 2、“从每一根梁到每一个榫子,从长短到宽窄逐一编号、丈量、记录。
  • 3、我那时候就做了不少闹钟盒,都是不用钉子,靠榫子楔合上,还在上面雕上什么“葵花朵朵向太阳”之类的话,当时也不会雕别的。
  • 4、那时最让他感觉神奇的就是“榫子活儿”,不用钉铆、不用任何粘合剂,将榫子严丝合缝拼插在一起,便可使建筑物承重防压、千年不倒。
  • 5、鹤山颜子庙的独特结构,让历史学家感叹的同时,也让建筑学家们感叹,偌大的顶部木梁框架,竟没有一根铁钉,全部是用榫子榫起来的,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 6、它的雁头会象榫子一样一寸寸钻进敌军心脏,直至敌军崩溃。 

字义分解

  • 拼音sǔn
  • 注音ㄙㄨㄣ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SWYF
  • 五行

(名)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