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告
拼音:pǔ gào
注音:ㄆㄨˇ ㄍㄠˋ

普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广为告示。

引证解释:

⒈ 广为告示。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礼实宜之,可普告施行。”
《魏书·前废帝纪》:“可普告令知。”

国语词典:

遍告、布告。

如:「县政府的命令已于前日普告全县县民。」

网络解释:

普告

  • 普告
  • 广为告示。《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礼实宜之,可普告施行。”《魏书·前废帝纪》:“可普告令知。”
    • 1、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 2、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灵!五重泰山!急急如律令!
    • 3、惊喜之二是普告天下“城中村扒龙船没有最后”,拆迁了,龙船还会年年扒。
    • 4、尔时高虚清明天主说偈赞叹已,天尊普告四众云“是帝身,即道身也,非常体也。
    • 5、得罪了人还不算什么,一不小心就会普告天下大家来看啊,我的节操掉了一地。
    • 6、天尊符咒,普告灵缇,腾龙传迎,彻遍幽冥,穷兽至缚,清净虚无,此日遣汝,犹如帝令,急急如律令!!!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ㄨ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OGJ
    • 五行

    (1)(形)普遍;全面:~选|~查|~照|~天同庆。

    (2)(Pǔ)姓。

    • 拼音gào
    • 注音ㄍ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FKF
    • 五行

    (1)(动)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诉|~知|广~|报~|通~|忠~。

    (2)(动)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状|到法院去~他。

    (3)(动)为了某事而请求:~假|~贷。

    (4)(动)表明:~辞|自~奋勇。

    (5)(动)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成|~罄|~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