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年
拼音:yú nián
注音:ㄩˊ ㄋ一ㄢˊ

逾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踰年"。 2.谓时间超过一年。 3.一年以后;第二年。 4.经历年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踰年”。

⒉ 谓时间超过一年。

《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踰年称公。”
汉班固《白虎通·爵》:“不旷年无君,故逾年乃即位。”
唐韩愈《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夫人滎阳郑氏 ……有贤行,侍君疾,逾年不下堂。”
宋苏舜钦《答李锐书》:“但一诣门奉谢,又不相见,迄今将逾年矣。”

⒊ 一年以后;第二年。

《太平广记》卷四三七引唐薛用弱《集异记·齐琼》:“逾年牝死,犬加勤効。”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二:“﹝朱昂﹞敭歷清贵三十年,晚以工部侍郎恳求归江陵,逾年方允。”
宋周密《齐东野语·许公言》:“未数月, 子冲一夕无疾而亡,踰年, 金入寇。”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袁逾年升直臬,仍治军事。”

⒋ 经历年岁。

章炳麟《訄书·原人》:“意大利初併於日耳曼,逾年百五十,而米兰与伦巴多人始立民主,斯其为殊类也。”

网络解释:

逾年

  • 逾年亦作“逾年”。 意思是时间超过一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GEP
    • 五行

    (1)(动)超过:~常|~期|~限|年~古稀|不可~越。

    (2)(副)更加:~甚。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HFK
    • 五行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