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治
拼音:zé zhì
注音:ㄗㄜˊ ㄓˋ

责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追究并惩处。

引证解释:

⒈ 追究并惩处。

《史记·吴王濞列传》:“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吴使来,輒繫责治之。”
《英烈传》第七八回:“以河乾不浚,王师不能征进,被亮祖提他吏书责治。”
清李渔《比目鱼·入班》:“各人坐在一处,不许交头接耳,若有犯规的,要求先生责治。”

网络解释:

责治

  • 责治,读音为zé zhì,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追究并惩。
  • 字义分解

    • 拼音zé,zhài
    • 注音ㄗㄜˊ,ㄓ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MU
    • 五行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2. 要求:责求。责令。责成。

    3. 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4. 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

    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

    zhài

    1. 古同“债”。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