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絮
拼音:fāng xù
注音:ㄈㄤ ㄒㄨˋ

方絮的意思

词语解释:

絮纸;纸。

引证解释:

⒈ 絮纸;纸。

《初学记》卷二一引汉服虔《通俗文》:“方絮曰纸。”
《文房四谱》卷四引唐段成式《与温庭筠云蓝纸绝句》序:“红方絮中,更拟相思之曲。”
宋吴淑《纸赋》:“方絮之体,平滑如砥。”

网络解释:

方絮

  • 方絮:现代画家
  • 方絮:汉字词汇
  • 方絮 (汉字词汇)

  •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N
    • 五行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 拼音
    • 注音ㄒㄩ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VKXI
    • 五行

    (1)(名)棉絮。

    (2)(名)古代指粗的丝棉。

    (3)(名)像棉絮的东西:柳~|芦~。

    (4)(动)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棉等:~棉袄。

    (5)(形)絮叨。

    (6)(形)〈方〉腻烦: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