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质
拼音:zhēn zhì
注音:ㄓㄣ ㄓˋ

椹质的意思

词语解释:

箭靶。
砧。
指腰斩人时所用的垫板。

引证解释:

⒈ 箭靶。

《周礼·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
郑玄注:“质,正也。树椹以为正。”

⒉ 砧。

《诗·大雅·公刘》“取厉取锻” 唐孔颖达疏:“质,椹也,言锻金之时须山石为椹质,故取之也。”

⒊ 指腰斩人时所用的垫板。

《战国策·秦策三》:“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要不足以待斧鉞,岂敢以疑事尝试於王乎?”
宋王禹偁《杜伏威传赞序》:“乱者殆乎百人,皆暴用强兵,力抗天道,卒至断首领,膏椹质。”

国语词典:

一种古代的刑具。腰斩时垫在刑犯身体下面的砧板。

网络解释:

椹质

  • 椹质,汉语拼音zhēn zhì ㄓㄣ ㄓㄧˋ,意思是箭靶,出自《周礼·夏官·司弓矢》。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n,shèn
    • 注音ㄓㄣ,ㄕㄣ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ADN
    • 五行

    zhēn

    1. 〔椹质〕a.古代斩人时垫在下面的木板;b.射箭用的靶子

    2. 捶砸或切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物:椹板。

    shèn

    1. 同“葚”,桑树的果实。

    2. 断倒的树干上长出的菌。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FMI
      • 五行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