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身
拼音:qīng shēn
注音:ㄑ一ㄥ ㄕㄣ

轻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轻身qīngshēn

(1) 指不珍重自己的生命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make light of one's life by commiting suicide

引证解释:

⒈ 道教谓使身体轻健而能轻举。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乃称曰:‘……愿弃人閒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穀,道引轻身。”
裴駰集解引徐广曰:“一云‘乃学道引,欲轻举’也。”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后魏嵩山道士寇谦之修张道陵之术,以其教太冷淡无所得,自言遇老子降,授以辟穀轻身之法及《科戒》二十卷。”

⒉ 指飞升,登仙。

明屠隆《綵毫记·游玩月宫》:“灵光保得长明皎,万里秋毫。早则个轻身慾界超。”

⒊ 谓不尊重自身。

《孟子·梁惠王下》:“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於匹夫者?”
明刘基《春秋明经·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大夫轻身以亲浅事,而专命以抗公侯,《春秋》书之,所以责其重以失己而又轻以失人也。”
明陆采《怀香记·池塘晤语》:“轻身自许,端为恁蕙质兰情。”

⒋ 犹轻生。

宋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盖以立君朝者当励己以去邪,食君禄者必轻身而为国。”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今若轻身一死,有许多不便。”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李老》:“其母哀痛迫切,几致轻身。”

⒌ 空身。

《初学记》卷二一引南朝陈周弘正《学中早起听讲》诗:“未解轻身去,唯应下第归。”
《儒林外史》第八回:“此时潜踪在外,虽这一点物件,也恐被人识认,惹起是非,如今也将来交与世兄,我轻身更好逃窜了。”

⒍ 指独身,单身。

《宣和遗事》前集:“公弼昔居平州,愿轻身见张瑴,諭以金国招徠之意。”
明李日华《南西厢记·回春柬药》:“我想起来,是我前日将他奚落那场,因此病越重了。本待轻身救疗,只怕遗臭闺门。”

⒎ 身体轻盈。

唐李白《阳春歌》:“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絶世歌。”

⒏ 指分娩。

《天雨花》第十三回:“现今怀孕未轻身,且在我家来奉养。待你临盆满月辰,那时送进皇亲府。”

国语词典:

降低身分。

网络解释:

轻身

  • 轻身,汉语词汇,
  • 拼音:qīng shēn
  • 释义:1、.道教谓使身体轻健而能轻举。2.指飞升,登仙。3.谓不尊重自身。4.犹轻生。5.空身。6.指独身,单身。7.身体轻盈。8.指分娩。
    • 1、臣万死奏闻,陛下九五之尊,岂可轻身犯阵,且立后在即,陛下岂可亲征。 
    • 2、看完遗书罗杰斯像被传染上了重感冒,浑身酸痛无力,他为这个正值风华正茂的年轻助手如此轻身而扼腕叹息。
    • 3、在场的那名灰衣男子算是眼疾手快,轻身一跃一下将灰衣女子接了下来,“血魅姐,没事吧?”。
    • 4、罪犯似乎不是一个常人;他不是像武打电影中描述的那样,有飞檐走壁的轻身功,就是像科幻小说中虚构的那样,身上装有飞行噐。
    • 5、但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其青春的狂怒,都可能会在某一时刻轻身躁进,以最的动机去换来最坏的结果。
    • 6、执锐披坚,见贼则轻身先进;绝甘同苦,遇士则推腹不疑。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CAG
    • 五行

    (1)(形)重量小;比重小:身~如燕。

    (2)(形)负载小;装备简单:~装|~骑兵|~车从。

    (3)(形)数量少;程度浅:年纪~|工作很~|~伤。

    (4)(形)轻松:~音乐。

    (5)(形)不重要:责任~|关系不~。

    (6)(形)用力不猛:~抬~放|~推一下。

    (7)(形)轻率:~信|~举妄动。

    (8)(形)轻视:~慢|~敌|~财重义。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DT
    • 五行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