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号
拼音: | jīng hào |
注音: | ㄐ一ㄥ ㄏㄠˋ |
惊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惊叫。
引证解释:
⒈ 惊叫。
引《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蓟子训﹞尝抱邻家婴儿,故失手墯地而死。其父母惊号怨痛,不可忍闻。”
《太平广记》卷三四七引唐薛用弱《集异记·李佐文》:“忽而怨咽惊号,叟则又以前语解之。”
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曹禺《日出》第一幕:“右边卧室内有个小巴儿狗汪汪叫,夹杂着小东西惊号的声音。”
网络解释:
惊号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驚
- 五笔NYIY
- 五行木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 拼音hào,háo
- 注音ㄏㄠˋ,ㄏㄠˊ
- 笔划5
- 繁体號
- 五笔KGNB
- 五行水
hà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háo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