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堂策
拼音:dōng táng cè
注音:ㄉㄨㄥ ㄊㄤˊ ㄘㄜˋ

东堂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晋书·挚虞传》:"武帝诏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于王义,有益政道……'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引证解释:

⒈ 参见“东堂”、“东堂桂”。参见“东堂”、“东堂桂”。

《晋书·挚虞传》:“武帝詔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於王义,有益政道……’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
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唐颜真卿《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诗:“全高南越蠧,岂谢东堂策。”
前蜀韦庄《鄠杜旧居》诗之一:“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磯。”

网络解释:

东堂策

  • 《论权者谋》、《东堂论治》的作者笔名。原名:王强,1979年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苗族。
  •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F
    • 五行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 拼音
    • 注音ㄘㄜ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GMI
    • 五行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