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计
拼音:dé jì
注音:ㄉㄜˊ ㄐ一ˋ

得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得计déjì

(1) 计谋获得成功

夺取对政府的控制权的阴谋得计
succeed in one's scheme

引证解释:

⒈ 契合心意。

《庄子·徐无鬼》:“於蚁弃知,於鱼得计,於羊弃意。”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蚁得水则死,鱼得水则生,羊得水则病。”
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鱼相忘於江湖……故曰於鱼得计。”

⒉ 计策得当。

《韩非子·说难》:“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説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今虽混一,家道罄穷,何由办此奉营资费?且扬都污毁,无復孑遗,还被下湿,未为得计。”
唐韩愈《送灵师》诗:“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⒊ 谓计谋得以实现。

《西游记》第七五回:“却説那老魔吞了行者,以为得计,径回本洞。”

国语词典:

计策得当,稳操胜算。

网络解释:

得计

  • 得计,汉语词汇。
  • 注音:dé jì
  • 指计谋获得成功。语出《庄子·徐无鬼》:“於蚁弃知,於鱼得计,於羊弃意。”
    • 1、自以为得计,包头无法偷减料,捞不到大钱。
    • 2、犯罪分子四顾无人,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公安人员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 3、他自以为得计,其实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公安人员看得清清楚楚。
    • 4、贪污了巨额公款的肖某,自以为得计,其实,他在干坏事时早已留下蛛丝马迹,逃不脱人们的眼睛。
    • 5、这个野心家,耍尽了阴谋,自以为得计,其实早已成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目标。
    • 6、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计算应纳税额的速算扣除数,详见附表一、二、三。

    字义分解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JGF
    • 五行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FH
    • 五行

    (1)(动)计算:核~|共~|数以万~。

    (2)(名)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时~|体温~|晴雨~。

    (3)(名)主意;策略;计划:~策|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

    (4)(动)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

    (5)(J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