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后疏前
拼音: | liǎn hòu shū qián |
注音: | ㄌ一ㄢˇ ㄏㄡˋ ㄕㄨ ㄑ一ㄢˊ |
词性: | 成语 |
敛后疏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
引证解释:
⒈ 谓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引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
《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
《魏书·李苗传》:“若捨舟楫,即平原,敛后疏前,则江淮之所短;弃车马,游飞浪,乘流驰逐,非中国之所长。”
网络解释:
敛后疏前
字义分解
- 拼音liǎn
- 注音ㄌ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斂
- 五笔WGIT
- 五行木
(1)(动)聚集;收起;收住
(2)(动)约束:~迹。
(3)(动)收集;征收:~钱|横征暴~。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6
- 繁体後
- 五笔RGKD
- 五行水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疏
- 五笔NHYQ
- 五行金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与敛后疏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