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徒
拼音:sēng tú
注音:ㄙㄥ ㄊㄨˊ
词性: 名词

僧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僧徒sēngtú

(1) 僧侣、和尚的通称

monk

引证解释:

⒈ 僧人,僧众。

《魏书·释老志》:“太祖闻其名,詔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綰摄僧徒。”
唐韩愈《送僧澄观》诗:“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姚刑部曰:‘ 唐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宋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

国语词典:

佛教的出家人。

词语翻译

英语
Buddhist monks
法语
moines bouddhistes

网络解释:

僧徒

  • 僧徒是汉语词语,读音是sēng tú,是僧侣、和尚的通称。
    • 1、从这个时候起谁也不挑水,三个僧徒就没水喝。
    • 2、虽然,天主教僧徒虐待儿童也许已广为人知,但在这方面,他们并不是唯一这么做的正式宗教成员。
    • 3、乃有求奉佛教者,明帝准其披剃,给度牒为沙门,女僧亦同,名曰尼,此僧徒之肇端也。
    • 4、僧徒急忙将其赶下座来,随即罢免了他的堂任,叫他厨下干活。
    • 5、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这甚至成为了共识的怀疑,他们认为天主教僧徒虐待的对象很有可能是儿童,而不是其他人。
    • 6、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 

    字义分解

    • 拼音sēng
    • 注音ㄙ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WULJ
    • 五行

    (名)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人|~衣。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