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搪
拼音:ná táng
注音:ㄋㄚˊ ㄊㄤˊ

拿搪的意思

词语解释:

装腔作势,摆架子。

引证解释:

⒈ 同“拿糖”。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锁柱一拿搪, 志勇吃不住劲了。”

网络解释:

拿搪

  • 拿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á táng,方言,是指摆谱,拿架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ㄚ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GKR

    (1)(动)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搬(东西)

    (2)(动)用强力取;捉:~住三个匪徒。

    (3)(动)掌握:~权|~事|~得稳。

    (4)(动)刁难;要挟:这事谁都能做;你~不住人。

    (5)(动)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

    (6)(介)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尺量|~布擦。

    (7)(介)引进所处置的对象:别~我开玩笑。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RYVK
    • 五行

    (1)(动)抵挡

    (2)(动)搪塞。

    (3)(动)把泥土或涂料均匀地涂在炉灶、瓷器中:~瓷|~灶。

    (4)(动)同“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