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羌
拼音:kě qiāng
注音:ㄎㄜˇ ㄑ一ㄤ

渴羌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渴羗'。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有一羌人,姓姚名馥……好啜浊糟,常言渴于醇酒。群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后因以称嗜酒的人。
用以称嗜茶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渴羗”。

⒉ 后因以称嗜酒的人。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有一羌人,姓姚名馥 ……好啜浊糟,常言渴於醇酒。羣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
唐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
清钱谦益《戊戌中秋日天酒告成戏作采花酿酒歌》:“老夫捧持逾拱璧,快如渴羗得酒泉。”

⒊ 用以称嗜茶的人。

宋黄庭坚《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衝热来。”

网络解释:

渴羌

  • 渴羌,拼音是kě qiāng,注音是ㄎㄜˇ ㄑㄧㄤ,释义是亦作“ 渴羗 ”;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JQN
    • 五行

    (1)(动)口干想喝水:解~。

    (2)(副)迫切地:~望|~念。

    • 拼音qiāng
    • 注音ㄑㄧㄤ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DNB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民族;东晋时曾建立后秦国(公元384…417)。

    (2)(名)羌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