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偷豪夺
拼音:qiǎo tōu háo duó
注音:ㄑ一ㄠˇ ㄊㄡ ㄏㄠˊ ㄉㄨㄛˊ
词性: 成语

巧偷豪夺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

引证解释:

⒈ 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

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之一:“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金元好问《觅神宵道士古铜爵》诗:“巧偷豪夺吾何敢?他日酬君九府钱。”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小县少古迹》:“总之,弹丸小邑,僻陋自惭,盖不得不为此巧偷豪夺之行也。”
亦作“巧取豪夺”。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反对帝国主义的巧取豪夺,倒行逆施!”

国语词典:

用巧诈的手段骗取,或倚仗权势强行夺取。多用以形容不择手段的夺取权、财。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也作「豪夺巧取」、「巧取豪夺」、「诈取豪夺」。

网络解释:

巧偷豪夺

  • 巧偷豪夺是一个词语,读音是qiǎo tōu háo duó,解释是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 字义分解

    • 拼音qiǎo
    • 注音ㄑㄧㄠ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GNN
    • 五行

    (1)(形)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干|~匠|~辩。

    (2)(形)(手、口)灵巧:~劲儿|~手|熟能生~|嘴~。

    (3)(形)恰巧;正遇上某种机会:~合|~遇|凑~|刚~|可~|碰~|偏~。

    (4)(形)虚浮不实的(话):花言~语。

    • 拼音tōu
    • 注音ㄊㄡ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WGJ
    • 五行

    (1)(动)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2)(动)瞒着人。

    (3)(动)抽出时间。

    (4)(动)苟且敷衍;只顾眼前。

    • 拼音háo
    • 注音ㄏㄠ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PEU
    • 五行

    (1)(名)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英~|文~。

    (2)(形)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放|~爽|~迈|~言壮语|~雨(大雨)。

    (3)(形)强横:~强|~门|巧取~夺。

    • 拼音duó
    • 注音ㄉㄨㄛ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FU
    • 五行

    (1)(动)强取;抢:~取。

    (2)(动)争取得到:~高产。

    (3)(动)作决定:定~。

    (4)(动)使失去:剥~。

    (5)(动)失去;脱漏(文字):讹~。

    (6)(动)冲:~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