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钿
拼音:jīn diàn
注音:ㄐ一ㄣ ㄉ一ㄢˋ

金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嵌有金花的妇人首饰。

引证解释:

⒈ 指嵌有金花的妇人首饰。

南朝梁丘迟《敬酬柳仆射征怨》诗:“耳中解明月,头上落金鈿。”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反插金鈿,横抽宝树。”
前蜀韦庄《清平乐》词:“妆成不整金鈿,含羞待月鞦韆。”

⒉ 用金镶嵌。

《北史·周法尚传》:“上幸洛阳,召之赐金鈿酒钟一双。”
唐温庭筠《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艳带画银络,宝梳金鈿筐。”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上方造簴,流苏之属,以金鈿珠翠饰之。”

国语词典:

镶金花的头饰。

网络解释:

金钿

  • 钿(diàn)1、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宝钿。螺钿。金钿。翠钿。2、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钿(tián)钱,硬币:铜钿。洋钿。车钿。
    • 1、凤冠已残破,上饰点翠凤云纹博鬓、金钿花、金凤钗、金簪以及珍珠数千颗。
    • 2、眉心处点的三叶草状金钿给她简致出尘的韵味中又增添了几丝媚态。
    • 3、为了更地让女子们在七夕之夜拜月乞巧,唐朝的皇宫中甚至还特制一种七孔金钿针,供宫女们在乞巧时使用。
    • 4、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 5、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 6、大关消防中队战士金钿一直挺立在烈士遗像的左边,双眼通红,泪水不时顺着脸颊流下。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diàn,tián
    • 注音ㄉㄧㄢˋ,ㄊ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LG
    • 五行

    diàn

    1. 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宝钿。螺钿。金钿。翠钿。

    2. 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tián

    1. 钱,硬币:铜钿。洋钿。车钿。几多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