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
注音: | 一ㄡˇ ㄍㄨㄛˋ ㄓ ㄨˊ ㄅㄨˋ ㄐ一ˊ |
词性: | 成语 |
有过之无不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相比起来,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引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唐》:“余尝模入《经训堂帖》,较《停云》所刻,有过之无不及处。”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格言·刻稿娶小》:“刻一册稿,娶一个小,则甬东风气,较明末有过之无不及。”
国语词典:
语本《论语.先进》:「师也过,商也不及。」指相较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不如。
网络解释:
有过之无不及
- 1、我虽然没亲眼见过你的身手,但是我相信你,来我忠义堂做个副堂主肯定有过之无不及。
- 2、人们争夺神丹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争夺神奇的疯狂,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 3、他感到自己的身体里又多了一股奇异的能量,比起刚刚喝独傲净魂茶所带来的感觉有过之无不及。
- 4、酒徒的书胜在细节,但论行文的大气少有人可以比肩;酒徒的书胜在深刻,但煽情的功力更是比黄健翔有过之无不及。
- 5、今年这场雪下的太疯狂了,感觉和冰灾那一年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 6、有过之无不及!开玩笑么?可现在别说是帝境强者了,目前能够踏入轮回境的强者都已经是这天地间最为顶尖的存在了啊!
字义分解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有
- 五笔DEF
- 五行土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guò,guo,guō
- 注音ㄍㄨㄛˋ,ㄍㄨㄛ,ㄍㄨㄛ
- 笔划6
- 繁体過
- 五笔FPI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guo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guō1. 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有过之无不及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