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
拼音:shí lùn
注音:ㄕˊ ㄌㄨㄣˋ

时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当时的舆论。

对时事的评论;时事评论。

引证解释:

⒈ 当时的舆论。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篤。”
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七:“檜(秦檜 )知公不为时论所与,乃多引知名之士为助,欲倾颐浩,夺其朝权。”

⒉ 对时事的评论;时事评论。

宋王安石《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诗:“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瞿秋白《文艺杂著·鞘声七》:“《申报》上到这一次才露出一篇‘特约的’时论,说穿了这层‘实在奥妙不可思议的’事理。”
朱自清《三祝报章文学》:“现在有些报章翻译外国时论,不少带学术性的,是可喜的现象。”

国语词典:

当时的舆论。

网络解释:

时论

  • 时论是汉语词语,
  • 拼音:shí lùn,
  • 释义:1、为当时的舆论。2、对时事的评论;时事评论。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