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头
拼音:chī tóu
注音:ㄔ ㄊㄡˊ

螭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头形的石阶等。 2.见"螭头官"。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头形的石阶等。

唐姚合《寄右史李定言》诗:“纔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虽近螭头,亦远在殿下。”
《红楼梦》第十七回:“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康有为《游金陵明故宫及孝陵秦淮旧板桥》诗:“虎踞龙盘犹有梦,摩桫翁仲立螭头。”

⒉ 见“螭头官”。

网络解释:

螭头

  • 古代碑额,殿柱,殿阶及印章等之上所刻的螭形花饰。螭:古代传说的一种动物,蛟龙之属。
  • 螭头俗称为龙头,长约90-100厘米,外形一致,个个都双目圆睁,眉毛上拧,鼻尖高耸,嘴唇上卷,带有不怒自威的霸气。
  • 字义分解

    • 拼音chī
    • 注音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JYBC
    • 五行

    (1)(名)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 

    (2)(名)同“魑”。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