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若狗彘
拼音:xíng ruò gǒu zhì
注音:ㄒ一ㄥˊ ㄖㄨㄛˋ ㄍㄡˇ ㄓˋ
词性: 成语

行若狗彘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行为象猪狗。谓不齿人类。语本《墨子.耕柱》:"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引证解释:

⒈ 行为象猪狗。谓不齿人类。

语本《墨子·耕柱》:“子夏之徒问於子墨子曰:‘君子有鬭乎?’ 子墨子曰:‘君子无鬭。’ 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鬭,恶有士而无鬭矣?’ 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於汤文,行则譬於狗豨,伤矣哉!’”
汉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明李贽《三教归儒说》:“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然也。”

国语词典:

彘,猪。形容行为低下鄙贱。参见「行同狗豨」条。

网络解释:

行若狗彘

  • 解释:行,行为;彘猪。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 出处:西汉·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 示例: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然也。 ★明·李贽《三教归儒说》
  •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无耻
  • 行若狗彘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有的人一边穷奢极欲、行若狗彘,一方面又口诵孔孟,身披夷齐。
    • 2、无法做到,标准又不能降低,于是催生大量伪君子,所谓“披服儒雅,行若狗彘”,“满口仁义,一肚盗娼”,道德状况反不如标准低些。
    • 3、贾谊就此评论说,同一个豫让,先是“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后来“抗节致忠,行出虖列士”,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君主待人的态度不同而使然。
    • 4、你长得人模狗样的,其实猪狗不如,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还狗咬吕洞宾,你行若狗彘,如丧家之犬。 
    • 5、之所以要强调道德的践行,主要是针对“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现象。
    • 6、他们用“反腐”来吸引眼球,用“公平”来争取拥趸,用“自由”来标榜价值,说的是道貌岸然的话,做的却是行若狗彘的事。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ruò,rě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DKF
    • 五行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 〔般若〕见“般3”。

    • 拼音gǒu
    • 注音ㄍㄡ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TQK
    • 五行

    (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GXX
    • 五行

    (名)〈书〉猪: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