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
拼音:shū bì
注音:ㄕㄨ ㄅ一ˋ

梳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梳篦shūbì

(1) 梳子和篦子

comb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梳枇”。

⒉ 梳子与篦子。齿疏为梳,齿密为篦。

《太平御览》卷七一四引汉崔寔《政论》:“无赏罚而欲世之治,是犹不畜梳枇而欲髮之治也。”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和尚置梳篦,亦俚语言必无用也。”
鲁迅《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他们在磨坊里打风磨,他们在常州玩梳篦,又见美女,何幸如之。”

⒊ 梳理头发。

《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西门庆於是坐在一张醉翁椅上,打开头髮教他整理梳篦。”

国语词典:

梳子与篦子。也作「梳枇」。

网络解释:

梳篦

  • 梳篦(shū bì),理发的用具,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梳理头发用梳,淸除发垢用篦。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梳篦是古时人手必备之物,尤其妇女,几乎梳不离身,便形成插梳风气。所以中国古代历来很重视梳篦的制作。清代梳篦传世甚多,基本上保持着宋代的形制。梳篦的产地以江苏常州为最为著名。常州梳篦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有"宫梳名篦"之称,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常州梳篦厂,成列在常州博物馆内,与“留青竹刻”同为常州三宝之一,也是常州的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 1、制作梳篦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 2、宜兴紫砂陶瓷,扬州玉雕,苏州刺绣,南通风筝,扬州漆器,常州梳篦,南京雨花石,东海水晶,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等手艺品都展现了江苏灿烂的传统文化。 ()
    • 3、话音刚落,聪敏的宫婢已经捧来了头簪、梳篦,几个宫女更是卖力的急忙拿来锦衣华服,凤型配饰。
    • 4、雪莺为她梳头,玉梳从她头顶的乌发慢慢刮向脑后,一一梳篦,宝儿只默默垂眸,凝视无名指上的象牙戒指。
    • 5、难道,非得通过人世的纷乱,自我的颠沛,以及痛苦的失落、无奈的损减,当那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刘心武。
    • 6、她自己把钗环卸了,拿了象牙梳篦把头发梳了,再拿一支珠钗松松把头发绾了起来,她长舒口气这样多了。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YCQ
    • 五行

    (1)(名)(~子、~儿)整理头发、胡子的用具

    (2)(动)用梳子整理(须、发等):~头。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TTLX
    • 五行

    (1)(名)(~子)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

    (2)(动)用篦子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