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幢
拼音:tí zhuàng
注音:ㄊ一ˊ ㄓㄨㄤˋ

缇幢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引证解释:

⒈ 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

《晋书·贾充传》:“伐吴之役,詔充为使……给羽葆、鼓吹、緹幢、兵万人、骑二千。”

网络解释:

缇幢

  • 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晋书·贾充传》:“伐 吴 之役,诏 充 为使……给羽葆、鼓吹、缇幢、兵万人、骑二千。”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JGH
    • 五行

    (形)〈书〉橘红色。

      • 拼音chuáng,zhuàng
      • 注音ㄔㄨㄤˊ,ㄓㄨㄤ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MHUF
      • 五行

      chuáng

      1. 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 〔幢幢〕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3.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幢。石幢。

      zhuàng

      1. 量词,指房屋:一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