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词
拼音:xíng cí
注音:ㄒ一ㄥˊ ㄘˊ

行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草拟诰命。

引证解释:

⒈ 谓草拟诰命。

宋叶适《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中书舍人为抃(王抃 )子行词,职尔。”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五:“舍人行词,或有未当,则执政请以稾议改定。”

网络解释:

行词

  • 行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íng cí,是指草拟诰命。
  •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