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无遗策
拼音:jǔ wú yí cè
注音:ㄐㄨˇ ㄨˊ 一ˊ ㄘㄜˋ
词性: 成语

举无遗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谋画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误之处。

网络解释:

举无遗策

  • 举无遗策,成语,读音为 jǔ wú yí cè,释义为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出自《淮南子·主术训》。
    • 1、玄于道自作《起居注》,叙讨刘裕事,自谓经略举无遗策,诸军违节度,以致奔败。
    • 2、属奸雄鼎峙之秋,群凶岳立之际,昧旦临朝,日旰忘膳,运筹命将,举无遗策。 
    • 3、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 4、自谓安若泰山,举无遗策,怵于邪说,即安荆楚。
    • 5、一叶玄机,一身玄机,举无遗策,卓然于世!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WFH
    • 五行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yí,wèi
    • 注音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GP
    • 五行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 拼音
    • 注音ㄘㄜ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GMI
    • 五行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