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君
拼音:bǎi lǐ jūn
注音:ㄅㄞˇ ㄌ一ˇ ㄐㄨㄣ

百里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县令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县令的别称。

唐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诗:“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
王琦注:“百里君,谓县令。”
亦称“百里宰”。 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皆为百里宰,正似六安丞。”

网络解释:

百里君

  • 百里君,拼音bǎi lǐ jūn,汉语词汇,意思是县令的别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
    • 注音ㄅㄞ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JF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TKD
    • 五行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