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敌忾
拼音:tóng xīn dí kài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ㄉ一ˊ ㄎㄞˋ
词性: 成语

同心敌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引证解释:

⒈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清魏源《圣武记》卷八:“勉以同心敌愾,为长庚雪讎愤。”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国会为治外交之本》:“是故政府之对于国民也,当公听并观,以收同心敌愾之效,而不可过事夫猜防。”

网络解释:

同心敌忾

  • 同心敌忾,读音tóng xīn dí kài,汉语成语,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出自《诗经。·秦风·无衣》
  •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tòng
    • 注音ㄊㄨㄥˊ,ㄊ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GKD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tòng

    1. 〔胡同〕见“胡”。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
    • 注音ㄉ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DTY
    • 五行

    (1)(名)敌人。

    (2)(动)抵挡:所向无~。

    (3)(形)相当:势均力~。

    • 拼音kài,xì
    • 注音ㄎㄞˋ,ㄒ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NRNN

    kài

    1. 愤怒,愤恨:同仇敌忾(大家一致痛恨敌人)。

    1. 叹息。

    2. 遍及;到:“忾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