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廐
拼音: | fēi lóng jiù |
飞龙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 代御厩名。
引证解释:
唐代御厩名。
《旧唐书·越王係传》:“﹝程元振﹞以兵护太子匿於飞龙廐。” 清袁枚《随园随笔·唐翰林学士最荣》:“ 唐学士入直,许借飞龙廐马。”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3
- 繁体飛
- 五笔NUI
- 五行水
(1)鸟飞。
(2)(形)物体在空中飘荡或行驶:雪花纷~。
(3)(形)快;像飞一样:~驶。
(4)(动)挥发:酒~味了。
(5)(形)意外的:流言~语。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与飞龙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