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算
拼音: | fù suàn |
注音: | ㄈㄨˋ ㄙㄨㄢˋ |
赋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按人丁计算的赋税。
引证解释:
⒈ 按人丁计算的赋税。
引《汉书·贡禹传》:“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於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穑;无业之僧,空国赋算;非大觉之本旨也。”
王利器集解:“卢文弨曰:‘《汉书·高帝纪》:四年八月,初为算赋。’ 如淳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
网络解释:
赋算
字义分解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2
- 繁体賦
- 五笔MGAH
- 五行水
(1)(动)(上对下)交给:~予。
(2)(名)旧指田地税:田~|~税。
(3)(名)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4)(动)做(诗、词):~诗一首。
与赋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