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架
拼音: | líng jià |
注音: | ㄌ一ㄥˊ ㄐ一ㄚˋ |
铃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兵营的戒严﹑报警设施。其法是﹕在围在营房四周的木架上挂铃﹐当敌人接触它时会发出响声﹐以便禁戒﹑迎战。
引证解释:
⒈ 唐代兵营的戒严、报警设施。其法是:在围在营房四周的木架上挂铃,当敌人接触它时会发出响声,以便禁戒、迎战。
引《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朱全忠穿蚰蜒壕围凤翔,设犬铺、铃架以絶内外。”
胡三省注:“铃架者,绕营设架,掛铃其上,敌来触之则鸣。”
网络解释:
铃架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0
- 繁体鈴
- 五笔QWYC
- 五行金
(1)(名)(~儿)用金属制成的响器;常见的有球形的和钟形的。
(2)(名)铃状物:哑~|杠~|棉~。
(3)(名)蕾铃:落~。